
“吃雞肉不會感染禽流感?!鞭r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在發布會上為家禽業“正名”,打包票吃雞安全?,F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,對于家禽業遇冷的現狀,兩位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建議,應立即將“人感染H7N9禽流感”改名為“甲型H7N9流感”,以拯救家禽業。
背景 去年家禽業損失1000億元
去年3月以來,我國一些地區相繼發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。一時之間,老百姓談禽色變,家禽業迅速遇冷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劉璠給出了一組數據:據測算,2013年全行業損失1000億元,占產值的近20%。今年1月行業損失200億元,占產值的30%以上?,F在中小型家禽企業大量歇業,大型龍頭企業將減產30%,種禽企業減產30-50%。一些銀行取消了對家禽業的貸款或逼迫還貸。許多企業資金鏈斷裂,家禽業已陷入崩潰邊緣。
建議 改名為“甲型H7N9流感”
在劉璠看來,上述事件定義并命名為“人感染H7N9禽流感”,致使消費恐慌,這是家禽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,而這實際上是不科學、不合理的。
據悉,國家流感參考實驗室檢測表明,此次人感染“H7N9”病毒為偶發、散發型,并未發生人際間有效傳播。到目前為止,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病毒是通過家禽直接傳播給人的,病毒傳播途徑尚未搞清,養禽場也未檢出H7N9流感病毒,家禽從業人員很少感染。
世界動物衛生組織、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,H7N9流感病毒在人、禽體內都可檢測到,用某種特定動物命名不科學、不合理。而聯合國糧農組織、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三大國際組織發布《甲型H7N9流感病毒術語規范》,建議對于媒體溝通,使用“H7N9”或“H7N9病毒”這樣的詞匯代替。
但我國有關部門未予采納,仍以“人感染H7N9禽流感”對媒體發布。對農業部建議改為“H7N9流感”的要求,也以“將會引起相關國際組織、國家質詢,并可能引起公眾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誤解”為由予以拒絕。劉璠認為,這樣的命名不科學不合理。
無獨有偶,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陳瑞愛早在1月25日就向全國人大提交了一份建議,并在標題冠以緊急建議,希望更改“H7N9禽流感”病毒名,改名為“甲型H7N9流感”,并且附上80家禽養殖企業的簽名。
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,其實爭議較大的就是“禽”要不要出現在名字中。據報道,世衛組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,在國際專家和一些相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之前,依然保留這個病毒目前的官方名字。媒體如需要,可用“H7N9”或“H7N9病毒”等簡稱。
回應 農業部:正和有關部門研究扶持措施
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在發布會上表示,只要是通過正常渠道購買、經過檢疫合格的禽肉都是安全的,可以放心食用。并強調,到目前為止,全國還沒有發現一例家禽H7N9流感疫情;還沒有檢測到養雞場里有這個病毒;各方面研究確定,70攝氏度高溫就可以殺死這個病毒,只要加工時烹調透,雞肉不會帶病毒。
對于目前家禽養殖業因受禽流感影響面臨的全面虧損困境,韓長賦表示,農業部目前正和有關部門商量,研究扶持措施,準備對種禽場以及收購加工禽肉的龍頭企業出臺一些扶持政策。目前一些省份已出臺了政策。
原創文章,作者:段, 艷紅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51nnd.com/archives/35195